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消費前請三思

這是轉貼   小六飛羽   格子的文章,消費前請再三思考,對於我們所購買的東西它的背後到底製造了多少垃圾,我們真的有必要瞭解,不要再製造垃圾了.....


 


 


 


救命啊!! 請不要亂消費!



分類:文章&blog

2009/05/06 07:56



http://www.taiwanwatch.org.tw/sos/sos-01.htm--東西的故事

這是個由美國環保人士Annie Leonard所主導的影片《Story of Stuffs》,中文名稱是「東西的故事」。
中文字幕的部份由看守台灣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所製作。



手邊有的東西,從原料開採、生產製造一直到購買後丟棄,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多少成本,其實很多都是我們不去注意的。這部20分鍾的短片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些事情。


許多人看完「東西的故事」後會問,他們能做些什麼,來解決影片中所談到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可從許多層面(包括個人、老師或父母、社區成員、國家公民、或全球公民等)來提倡永續與正義。


如影片中安妮所講的:「雖然這系統所帶來的問題是如此的龐大而無孔不入,但也有很多切入點讓我們來投入。」


這表示有很多很多地方我們可以介入、參與,並予以改變。這些事情並不簡單,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並不單純。


我們每個人都可造成改變,但你的行動愈大,你所造成的改變就愈大。底下提供一些行動的點子:


你可做的十種小事或大事...


1. 降低能源使用:
我們所使用的資源以及我們產生的廢棄物,有許多是為了提供我們能源。
檢視你的生活,找找看有那些可以大幅降低能源使用的機會,比方說少開車、少坐飛機、關燈、買在地的當季食物(食物需要能源於其生產、包裝、儲存與運送)、穿毛衣而不開暖氣(或穿汗衫而不開冷氣)、用曬衣繩而不用烘衣機、在住家附近渡假、在買新東西之前先考慮買二手品或借東西、以及回收。以上這些事情都可節省能源,也可讓你少花錢。
而且,如果你能轉用替代能源,比如使用綠色能源公司所發的電,或者在家裡安裝太陽能版,那就太棒了!


2.減少廢棄物產生:
在美國,每人的廢棄物產生量持續在成長。(在台灣,則自1998年起逐年降低。)每一天,我們都有許多機會,在我們的家裡、學校、工作場所、教堂與社區,孕育零廢棄的文化。這需要培育新的習慣,而這很快地就能形成次文化。
比如紙張雙面使用、隨身攜帶杯子與購物袋、讓印表機的碳粉夾或墨水夾重新裝填而非更換新品、廚餘堆肥、避免購買瓶裝水與其他過度包裝的產品、電腦升級而非購買新品、修復後再使用而非換新品…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了!我們愈投入於再使用,抑制廢棄的行為,我們就愈能培育一個新文化典範,或者說,復興古早的檢僕文化。


3.與我們碰到的每個人討論這些議題:
在學校、在你的社區、在超級市場排隊時、在公車上…。曾有位學生問凱薩‧查維斯(Cesar Chavez;一位墨西哥裔美國勞工運動者,也是聯合農場工人聯盟的領袖),他如何進行組織工作。他回答說:「首先,我與一個人談,然後再與另一個人談。」學生再問:「不,我是問您如何組織?」凱薩還是回答說:「首先,我與一個人談,然後再與另一個人談。」這就是重點。
談論這些議題,可提高民眾意識,形成社群並能激發他人採取行動。


4.讓你的聲音被聽到:
寫信給編輯,或投稿到當地報紙。在過去兩年,尤其在高爾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媒體已被迫要報導氣候變遷。
身為個人,我們也能影響媒體對其他重要議題做更好的報導。寫信給編輯是幫助報紙讀者關心這些議題的一個很好方法,沒有你的幫助,他們可能不會發現這些議題。另外,在地報紙通常願意刊登在地人所寫的書籍與影片的評論、採訪與文章。讓我們透過這些方法,把我們關心的議題在新聞媒體上曝光吧。


5.為你的身體、住家與這個經濟體去毒:
今日有許多消費品,從小孩的睡衣到口紅,含有根本不必要的有毒化學添加劑。在買東西之前,先在網路上研究一下(比如http://www.cosmeticsdatabase.com/),以確保你不會不慎把有毒物質引入你的住家與身體。
然後,告訴你的朋友關於消費品中的有毒物質。同時,質問業者為何他們使用有毒化學物質,而產品上卻沒有任何警告標示;並問問你選出來的官員,他們為何容許這種行為。歐盟已採取強力的政策,要求從許多產品裡去除毒性物質。
因此,當我們的電子產品與化妝品仍含有毒性物質時,歐州的人們已可買到不含毒的相同產品。讓我們也要求政府採行同樣的政策吧。從產品生產階段就去掉毒性物質,這樣子的源頭減毒策略是確保不會把毒性物質帶回家與引入身體的最好方法。


6.拔掉(電視與網路)插頭,投入社區:
在美國,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平均一天超過4小時;每天4小時的時間,充斥著我們該買那些東西的廣告訊息。這4小時的時間可以花在與家人或朋友相處,或者投入我們的社區。網路行動雖是個好的開始,但是花時間投入面對面的公民或社區活動可以強化社區,且有許多研究顯示,強健的社區是提供社會與後勤支持、增進安全與幸福的來源。強健的社區對於民主的健全與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7.少開車、多走路…必要時來遊遊行:
汽車導向的土地使用政策與生活型態,導致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化石燃料的開採,並讓農地與荒野轉變成道路與停車場。少開車、多走路,不論是對氣候與地球,還是對你的健康與錢包,都好!但有時候,由於不當的腳踏車道或者大眾運輸規劃,而使得我們無法將車子留在家裡,這時候,我們就得遊行,參與要求永續交通運輸的行動。從美國的整個歷史來看,和平的非暴力遊行,在提升民眾對於議題的認識、動員群眾、以及傳答訊息給決策者上,扮演著強力的角色。


8.更換你的燈泡…然後,改變你的典範:
換燈泡既快又容易。相較於傳統燈泡,省電燈泡少了75%的耗能,但使用壽命卻為其10倍長。換燈泡不用花什麼大腦,但只是在這個基礎有問題的系統上的邊緣瞎忙,除非我們也改變我們的典範。所謂的典範,是對於事物的假設、觀念、信仰與價值的集合,這整個形成了社群看待真相的方式。目前我們的典範認為東西愈多愈好;無限制的經濟成長是值得追求的,也是可能的;而污染則是進步的代價。要真得改變世界,我們需要孕育出不同的典範,一個基於永續、正義、健康與社區等價值的典範。


9.回收你的垃圾…然後,回收你選出的官員:
回收可以節省能源、減少廢棄物,並減少開採原料的壓力。不幸的是,許多城市仍未備有適當的回收系統。在這種情形下,你通常可從電話簿裡找到一些回收管道來開始回收,同時你也應要求你當地的政府建立全市的回收體系。
還有,許多產品(比如說,大部份的電子產品)被設計成不可回收或含有毒性物質而使得回收有害,這時候,我們必須督促政府禁止消費品裡的毒性物質,並制定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的法令。
所謂的生產者延伸責任,是讓生產者負起其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責任,如此那些使用毒性物質於其產品的電子公司,必須在其產品被使用者廢棄後將之收回。這賦予他們極大的動機去為其產品生產過程去毒。


10.購買綠色的、公平的、在地的、二手的產品…但更重要的是,少買東西:
對於我們目前面對的環境問題而言,消費並不是個解決方案,因為我們所需要的真正改變,即使在最綠色商店裡也找不到。
但是,當我們消費時,我們應確保我們的錢花在支持環境與勞工權利的企業。要找真相,不能只看產品包裝上的模糊標語,比如說「全天然」,而是要問,它是否為有機產品?它是否不含PVC毒塑膠?此外,儘可能於在地商店購買在地產品,這可讓我們的血汗錢有較多的部份留在社區裡。購買二手商品,可避免它們成為垃圾,以及避免產品於原料開採與生產製造等階段所產生的上游廢棄物。但是,少買東西或許是最佳的方案,因為少消費,就可減少污染,減少廢棄,減少工作時間來賺錢買東西。有時候,減少其實是更多。


「東西的故事」(Story of Stuff),讓美國環保人士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來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吧。




1 則留言:

  1. 所以說~就是矛盾的開始
    不消費好~~環保
    但是相對的~~不消費~那麼有多少的工作機會將會一點一滴的縮減到沒有
    我想總有一天~地球不知會不會回到以前務農的社會
    要做才有得吃
    沒有生活欲望就不用那麼辛苦賺錢要消費~
    祝福意涵媽咪母親節快樂ㄛ~
    [版主回覆05/08/2009 15:49:43]謝謝珍的祝福!
    我覺得務農的社會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到時候我們在來一起捲起袖子,跟poki大哥一樣做一個快的的農夫去

    回覆刪除